同样是做社交拼团模式的电商平台,模式开创者拼好货渐渐不为人知,拼多多作为后来者却一路像开挂一样,拼多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什么?
店兵店将(淘宝网店转让)获悉:拼多多月峰值GMV已过400亿,17年全年的GMV近千亿,达到这一水平京东用了10年(2013年),唯品会用了8年(2017年),淘宝用了5年(2008年),拼多多用了两年3个月时间就做了,拼多多目前定位和覆盖用户人群基本与淘宝重叠,难怪淘宝慌了!
拼多多的主要股东黄峥的融资能力在业界也有比较有名的,当时拉到的投资人包括顺丰王卫、网易丁磊,以及OPPO、VIVO大老板段永平等大佬。
这两个项目其实背后实际控股人均为一人,拼好货因供应链和物流等原因,导致投诉量和和投诉比例非常高,最终难以再继续盈利下去,于16年9月和拼好货宣布合并,拼多多也由此仿佛开启了开挂模式。
2015年9月上线;
2016年4月,日订单量30-40万,月GMV过2亿;
2016年7月,日订单量百万级,月GMV过4-5亿;
2016年9月,拼多多与拼好货合并;
2016年10月,日订单量小几百万,月GMV跨过10亿;
2017年3月,日订单量大几百万,月GMV跨过20-30亿;
2017年10月,日订单量跨过千万,月GMV跨过100亿;
拼多多最新一轮融资已过100亿美元,而现在的唯品会市值不过99亿美元,京东605亿美元,阿里的电商底层基石是淘宝,而不是天猫。京东代表着消费升级,京东再强大,也无法动摇淘宝,也就无法影响阿里的根基。但拼多多,是完全可能动摇阿里电商的根基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,淘宝走下坡路了,天猫也没有什么好日子过。
对腾讯来说,拼多多短期的价值,甚至超过了京东的价值。虽然腾讯没有给拼多多直接流量入口,但各种诱导分享而不被封杀的特权,就是最大的扶持。
很多人都觉得拼多多不就是被阿里放弃的聚划算吗,在16年淘宝切掉聚划算时,中小商家们也是头疼不已,被并入天猫之后其功能明显也是被“弱化”了。聚划算对中小商家来说算是一个刷单“利器”,依靠低价商品来吸引客户流量,但慢慢的流量红利期一过,聚划算的功能也就显得比较鸡肋了。
然而企业还是要发展、要增长,既然靠增加人头的路子走不通了,阿里一边是战略布局新领域、开疆扩土去寻找新场景;一边是把存量流量价值最大化——靠提升单位流量的价值来拉动增长。这时候,聚划算的存在似乎与后者冲突了。
有人说,不冲突啊,为流量业务买单的是品牌和大商家;而聚划算是中小卖家的“福祉”。但深究一下,很是矛盾:
其一,有聚划算这么个入口,流量进来都冲着低价去了;那谁还去花“高”价钱买广告,做活动的商家商品;
其二,淘宝要“升级”,聚划算的存在会让消费者对淘宝的整体印象仍停留在“廉价”的层面,这显然与阿里的消费升级大生态矛盾了。
再联系当时大的电商环境,放眼望去,阿里在电商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是京东,但京东主要精力是跟天猫对撕,淘宝没有对手,一个都没有。既无内忧外患,所以砍了无妨!淘宝走上了“升级”路。
但在一年后,淘宝迫于拼多多的竞争压力,又开始低价拼团模式,也就是“淘宝特价版”APP,专搞9.9包邮。店兵店将(淘宝网店转让)小编认为,淘宝岁一边喊着消费升级,一边搞着性价比,着实打脸,但阿里也不想这样,实乃无奈之举。如果说在16年还尚未突破100亿的拼多多还尚未构成威胁,但眼观17年,18年的拼多多,淘宝怎么能够不着急。